俞敏洪:教育是非常复杂的行业,要用最顶级的人才做最伟大的事业
本文摘自俞敏洪老师6月21日在“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高峰论坛”的主题演讲《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内容有删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大家都在说中关村企业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前列,但惭愧的是,新东方在科技方面一直都很落后。
但这个以智能科技为主题的论坛,跟我还是有点关系,一是主办单位之一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确实是我们一帮人做起来的,现在已经成为全国青年创业培训和辅导方面的一面旗帜;
二是新东方大厦是主办方之一北科建集团建设的,相当于是我们的老东家,记得当初A楼(中钢大厦)B楼(新东方大厦)总体开价不到20亿元,新东方当时没钱,就买了相对小点的B楼,现在据说中钢大厦已经四、五十亿不止了,如果当时新东方狠心买下来,现在就可以关门睡大觉了。
教育是一个非常辛苦、非常复杂的行业,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教育模式。
新东方一直在不断的把资金和精力投放在教育方面,但教育是非常辛苦的行业,你要反复说服家长才能收到学费,但可能过几天由于各种原因家长又会要求退费。
教育背后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孩子成绩不断提高,这是最低要求;如果孩子在成绩提高的同时,还能变得心情更加愉快,感到找到了学习方法,更有勇气追求知识,对未来更有信心,那是最好的结果。
这些目标人工智能不一定能实现,实际上,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基于对过去数据的分析后形成一套看似最优的解决方案。这里面人类开创性的思维和孩子们的情感交流,人工智能技术并不能找到实现手段。
我个人对科学不敏感,对人文比较敏感,数学从来不及格,学外语是因为考外语专业是唯一不用学数学的,但有意思的是,当我考上北大的第二年,数学也变成必考科目,相当于老天给我开了一个天窗。这种经历让我对科技一直不是很敏感,也导致新东方对科技一直不是很重视。
个体和企业对机遇的把握与过往经历和周围环境紧密相关,必须承认成功有路径依赖,人的发展有轨迹可循。
我一直坚持人本教育,认为教育就是对孩子的陪伴,必须关注孩子的成长,在新东方内部反复强调老师必须对孩子要有陪伴心理——我一直认为机器完成不了这个任务,这也导致新东方在科技方面相对落后。理念和经历不同导致面对同样的机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1995年,我和马云同一年跑到美国,马云看到互联网,我也看到互联网,但马云马上觉得中国商品应该放到互联网上,这就是阿里巴巴的起源,因为马云所在的杭州小企业多且都是外贸型的,马云学外语出身一直帮着别人翻译产品介绍。
而我看到互联网,马上会想到互联网以后会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我想到一个最简单的机会,当时中国还处在用手写信的阶段,但美国不少教授已经开始使用电子邮件了,所以我就在新东方做邮件的集中发送系统服务,帮助所有想到美国读书的学生与美国教授进行邮件联系。这个过程给大家一个启示,就是说你如何应用科技,其实是跟你一直做的业务是相关的。
既然未来大势不可阻挡,就要全力以赴奔赴未来——用最顶级的人才做最伟大的事业。
2001年,新东方在中国最早成立了远程教育公司。这个公司当初是与联想合资成立的,后来联想退出,新东方100%控股了这家教育在线公司。
尽管我们在线教育做得很早,但由于当时的在线教育是基于PC端的,互动性很差——因为只有4G普及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才有真正的互动体验。即使4G也有一到两秒的延迟,学生体验并不完美,但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这种瞬时性的互动性体验就会非常完美。
新东方尽管做在线教育很早,但由于PC端思维太深,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并未适应时代变化,所以处于落后状态。为改变这种落后状态,新东方推翻了全部的PC端模式,引入腾讯出资3亿元重新组建了在线教育公司,在今年3月份实现上市。
当前完全以资本推动的教育创业模式,其实是有问题的。现在大量一对一教育拼命通过营销,借助各种销售手段把学生招进来,市场确实打开了,但导致在线教育的获客成本平均达到了五千到八千元之间。
一个学生学费1万元,减去获客成本,再加上运营费用,结果就是收到学费一块钱,要花出去两块钱。现在大部分的资本推动型教育公司,往往都是收10个亿花20亿,收20亿花40亿,无法持续。新东方依靠大量的地面部队进行拓客,获客成本较低,反而可以实现盈利,从而实现持久运营。
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发展机遇,我本人相对敏锐些,因为根据前面的经验教训,如果新的高科技出现且与你目前从事领域有必然联系,哪怕这个联系目前还不是非常清晰,但可以预期这会在某个领域产生巨大的颠覆性效果。由此我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既然大的方向没有问题,我花再多的钱投入进去,不会彻底血本无归。新东方目前拿出利润的三分之一彻底投入到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领域,从去年开始每年投入8亿元左右。
这与我以前的投资行为完全不同,以前新东方研究大数据与教育的关系,投入两千万后就不敢再投入了。但现在面对人工智能,我反而坚持要加大投入,认为这是服务于提高未来的运营效率,由此我不断说服投资人给予支持,这也是新东方股价保持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既然面向未来是不可避免的,就要全力以赴的投向未来。
二是在不懂的领域,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寻找这个领域最顶级的人才帮助你。如果不懂,又找的不是最顶级的人才,结果只能干出三流的事情。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对人才的要求一方面必须是顶级的科技专家,另一方面还必须是教育领域的专家。光懂人工智能没用,理解教育再花个一两年,黄花菜都凉了。既懂科技又懂教育的人才,即使千万的年薪,也要敢于快速聘用。
这方面要学习华为的任正非。华为把那么多钱花在科学家上面、数学家上面,储备那么多人才。任正非懂吗?尽管任总是学工科出身,但距离他本科毕业时的知识结构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了。我觉得从任正非身上学习到的是,要敢于用世界上最顶级的人才。既然你要在这个领域变成世界上最顶级的,就要投最多的钱,找最顶级的人,把事情做起来。
尽管我是后知后觉,但我现在在新东方坚持做一件事情,在智能科技领域投入足够的钱,董事会也好、股东也好,我都要坚持说服。现在新东方已经开始考虑如何把区块链应用到学生学习成绩持续性记录方面了。什么事情都可以遐想,我甚至感觉未来大学是不需要高考的,只要应用区块链技术把学生从初中开始到高中六年的成绩记录下来并且不可以更改就可以了,北大、清华等高校看看学生的成绩记录以及相关的题目难度,就能够知道这个学生什么水平。
所以从这些角度分析,如果我是科技专家出身,新东方至少可以花一半的钱做出更顶级的事情。新东方在教育领域的科技应用投入很大,但我们的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比好未来还是落后一截,为什么?因为好未来的张邦鑫是北大计算机系毕业的。
张邦鑫经常跟我开玩笑说,俞老师你“人工”方面很牛,随便做个演讲都是“10万+”,我们需要投入几百万广告费,你一场演讲20分钟就搞定了。我只能苦笑回答,面向未来是智能科技的系统发展,我演讲完,发现你们做的还是比新东方还牛,我就必须向你们学习。
张邦鑫是80后,我是60后,必须抱着敬畏的心态对待年轻人,方法只能是不断学习。这方面又是任正非给我们带来榜样的作用,任总都七十多岁了,对先进的技术讲起来头头是道,目光宏远,所以我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投入。
目前,在新东方的人工智能专家已经有三四十个了,因为新东方不是一个纯粹科技公司,很多顶点科技人才并不愿意加入。所以我就千金买人才,花超出市场薪酬水平50%的价码,不断吸引优秀的科技人才加入,这些人才到新东方后,发现教育领域科技应用很广泛,特别是随着5G时代来临,这种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下面讲讲新东方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实际应用: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完成重复性的训练老师
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成长和批判性思维教育
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场景应用,分为地面应用和线上应用两个领域,这些新东方都在做,从年龄段方面分析,从小学到大学新东方也都在做。
目前,新东方已经在教学管理、考评测试、日常训练开始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譬如,以教学为例,我认为未来在教室里的教学是人工智能和老师相结合的结果,未来一半教学内容,比如重复性知识点的教学,是靠人工智能完成的,这会比老师人工教学效果更好;老师要关注孩子的情感成长、批判性思维的成长。这两者结合就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
知识性成长要交给人工智能完成,这方面我深有体会。我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发音不标准,常常被老师批评。在这个发音过程中,老师会帮助你纠正第一遍、第二遍,但到了第三遍,老师就会放弃,明明没有做好,老师也会说很好,其实你自己都知道这个其实已经是改变不了,就会导致你羞于在课堂上开口模仿。
但现在人工智能很方便,学生打开手机,课文中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进行智能语音模仿,模仿的过程中可以打分并告诉你哪个发音不准确,然后学生就可以根据单词的发音重复训练,比如从50分一直练到80分甚至满分,然后学生可以在班级晒自己的成绩。这就是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好处,当然管理和考评方面也有好处,我就不展开细说了。
数据是新东方的宝贵财富
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让新东方未来前景广阔
英语学习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人工智能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快速应用的英语学习的某个局部领域。我举个简单例子,科大讯飞想开发一个英语作文批改软件,学生写作文后,机器自动批改告诉你得了多少分以及错在什么地方。这个需要大量的作文进行对比分析,才能保证作文批改结果的准确性。
比如,科大讯飞要开发一款雅思作文批改系统,就需要有10万份雅思作文实例,对于科大讯飞而言,收集10万份雅思作文很困难。他们就找到了新东方,我就说干脆联合一起开个公司得了,我们不光可以对写作进行自动批改和自动纠正,我们还可以对发音进行自动批改和自动纠正。
我们一个出技术、一个出数据,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把10万份作文放到了共同开发的系统里面。所以,这就是数据的重要性,新东方什么都没有,但是新东方有大数据,而数据是人工智能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现在BBC英语学习系统都把人工智能放进去了,我们过去看英语新闻,会不断查单词,现在人工智能技术会根据你平时查询单词的情况,通过评价系统把过去查询的单词自动显示,并猜出你可能不认识的单词,也进行自动显示。紧接着,人工智能技术还会让你跟着BBC的播音员学习英语发音。
人工智能解决了人类学习害羞的问题
但在社交领域未必是好事
学生在社会公开环境下学习都会面临一个面子上过不去的问题,比如,以前没有人工智能的情况下,学生遇到不会的只能问老师,这个老师立刻会对这个学生产生赞扬或者鄙视,这个学生就会产生面子问题。但是人工智能永远只有赞扬,哪怕你模仿学习了10遍,机器还是不会鄙视你太笨,反而激发你不断的挑战自我,让你达到自己认可的状态。
机器解决人的学习害羞问题的同时,应用的社交领域反而是有一个害处。我们在网络空间都是虚拟人,就会导致有些人把任何信息甚至不恰当的照片都敢放到网上,这已经成为现在社交领域最大的问题。虚拟社交代替了实际社交以后,人类整体在实际社交领域的相互沟通能力反而是下降的。教育领域则没有问题,机器就是抓住人类的弱点并不断强化训练,直到满意为止。
人工智能可以构建虚拟现实场景
帮助实现梯度递进式深度学习
新东方开发的阅读理解系统,里面已经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我们做阅读理解,比如设定5分钟时间,但有的学生阅读了10分钟才弄明白。
这就说明这个孩子阅读这个文章是有难度的,需要一个自动筛选系统,让他匹配与5分钟阅读时间一致的文章,这对人工智能系统而言很好实现。但这在以前很难做到,比如我刚进北大时,由于我英语基础水平差,我的同学两个小时把一本书读完,我要8小时才能读完,我又没有办法找到与我的基础水平匹配的书籍。
我当时就特别痛苦,一天到晚查字典,要知道在阅读过程中只要每一页中间有超过5个单词不认识,你就是失去阅读兴趣。现在借助人工智能系统,如果感觉太难,系统马上会推送一个相对简单的,学生再从容易的不断往上学习,挫败感就会降低很多。
新东方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还开发了一个伪直播系统,让你表面上看是跟一个老外在对话,但实际上是假的,当这个伪直播听到了学生的问题以后,他会根据后台大数据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学生基本感受不到这个是假的。
这个系统已经在二年级以下的学生中得到应用,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由于开始有自己的思想,目前还无法预测,还无法很好的应用这个系统。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教育对新东方而言是必须承担的一个历史责任,能不能做好要看我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