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间敏感期角度来看儿童空间设计
如果你不是一名幼儿园设计师,你会发现,为什么幼儿园的设计会中总一定要有那么多的”坑洞”?比如霍比特小屋、树屋、各种管道形状的滑梯、各种孔状空间…..
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园设计师,那你知道设计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是单纯的为了造型?又或者是标配?还是大家都这么设计我也这么设计?
其实这些的设计都是有着理论依据,是因为儿童成长中敏感期的存在,这些的设计也是为了尊重儿童成长发展规律,更好的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下面跟着成都超车道设计一起来看看儿童敏感期是什么!
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驱使,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务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儿童的心智水平会随着敏感期的度过不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生活空间不断见证着儿童的成长。每一段成长、探索是儿童自我创造、突破极限的过程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今天我们一起从儿童空间敏感期的角度来看儿童空间设计。
我们都知道孩子喜欢钻各种各样的“洞”,喜欢躲猫猫,因此儿童空间里面经常规划出很多“洞洞空间”,那么为什么需要这些有趣的小空间呢?
因为儿童的空间敏感期就出现在0-6岁的阶段!儿童最早的空间敏感期是这样的:他会发现物体与物体之间是分开的,他们喜欢把东西从高处泼洒到地上,然后寻找,再拿到高处,泼洒下来,这是儿童最早的空间感受,这个感受过去之后,大约在1岁左右儿童会发现:一个空间里面的东西能抖出来,外边的东西能塞进去。
所以儿童见了洞洞就会把一个个东西塞进去。紧接着儿童开始不断垒高、推到,在垒高、再推倒,这是他们感知空间发展的一种能力,是对空间感受的过程。
接着,儿童会对一个狭小的空间非常感兴趣,比如钻到大衣柜里,桌子下面……之后儿童对爬到某个高处开始有兴趣,我们常常看见小朋友反反复复爬楼梯,实际上这都是儿童在用自己的身体把握空间的过程。儿童不断地用自己的身体对空间进行探索,对爬窗台、趴桌子、爬楼梯、爬栏杆乐此不疲,这个阶段过去之后儿童的能力不断发展,他们开始喜欢从高处往下跳跃,这个过程中儿童用他的皮肤、他的肌肉、他身体的所有来感知空间的大小、高低。
0-6这个阶段孩子对空间的认知尤为敏感,空间与空间的关系,空间的开合、大小、形状都会给儿童带来不同的体验,他们需要在各种各样的空间中感知不同的空间,上下、里外、开合、方圆……儿童通过感知不同的空间感进而建立空间的概念。这就是儿童空间往往会规划很多高低,大小、形状不一的“洞洞空间”原因。
除了空间的尺度与儿童的敏感期息息相关,空间的布局也需要遵循儿童敏感期发展的规律。
伴随儿童的成长,各个敏感期接踵而至,从低龄段的视觉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臂敏感期、大小肌肉敏感期……到高龄段的空间敏感期、色彩敏感期、逻辑思维敏感期、绘画敏感期、音乐敏感期……伴随他们能力的不断发展,儿童能够探索的空间日益增大,所需要的环境功能变得日益多样化,因此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空间布局不一样,低龄段与高龄段的空间不适合同一个标准,0-3的保育园与3-6的幼儿园不宜完全同一规划。
0-3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经历的敏感期有视觉敏感期、口腔敏感期、精细动作敏感期、行走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安全感敏感期、空间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模仿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这个阶段儿童自我探索的空间较小,他们的生活的空间需要更多的注重对他们的照料功能。柔和的灯光、温暖的色彩、丰富的触感、适宜的尺度、与其发展相宜的玩具……都是组成适宜他们的安全柔软生活空间的元素。
3-6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经历的敏感期有空间敏感期、色彩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逻辑思维敏感期、剪涂贴敏感期、绘画敏感期、音乐敏感期……这个阶段儿童探索的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生活空间中需要足够丰富的功能、足够开放的空间为儿童各种游戏探索提供物理环境支撑,让他们在尽兴中获得持续的满足感。
儿童的各个敏感期弥足珍贵,不管是哪一阶段的敏感期,适合儿童的生活空间必然是自由的、有趣的、有序的、柔软的……
所有每一个幼儿园设计师都是内心充满了爱,用空间守护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