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感官教育,他认为儿童认识客观世界是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因为有了感觉和直觉,人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从而进行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打下基础.
而在人的各种感知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及空间时间知觉)活动中,视觉占主导地位。作为重要的幼儿园建筑环境构成要素,色彩的选择和设计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教育。已有的心理学理论证明,色彩环境对人的情绪、智力、个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促使兴奋、活跃的暖色调,如层色能产生活力,诱发食欲;红色是一种较具刺激性的颜色,他给人以燃烧和热情感;另一种则是安静平和的冷色调,比如绿色是一种令人干到稳重和舒适的色彩。
根据研究表明,3-4岁的幼儿已经能够识别色彩的色相和明度了,五岁以后,基本能识别全部色相和大部分色彩明度。在此基础上,色彩对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产生的影响已经可以充分展现。色彩对儿童心理和行为活动起作用,除了色彩心理学通常意义上的普遍刺激影响外,好友齐特殊,比如鲜亮的色彩环境如红色、橙色,可以刺激儿童心理活动,使儿童兴奋,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敏感性和创造力。实验表明,在类似的这些色彩环境中测试,儿童平均智商可以提高8%-10%。但是,如果儿童长期面对这种刺激,却会使神经长期紧张,导致缺乏安全感,甚至产生暴力倾向。
比如蓝色等冷色调色彩可以使儿童保持安静的心态。但过多的接触可能会造成儿童抑郁内向的心理。因此,色彩对幼儿成长会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有积极的因素。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效果,通过科学的色彩设计,可以趋利避害,有效发挥色彩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二:幼儿园建筑色彩设计原则
(一) 健康性原则
已有实验证明儿童确实易被丰富的色彩吸引,所以,幼儿园建筑采用丰富鲜艳的色彩搭配是起必然,但是,色彩的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决定了对色彩环境的敏感性和多变性,若处理不当胡导致诸多负面影响,所以,在进行幼儿园建筑设计色彩设计时,需带给孩子质朴、清新、简介的视觉享受,不能一味强调色彩的丰富性,在成色彩滥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二) 特殊性原则
儿童不同于成人,有其特殊的心理感受,因此,在色彩设计上,既要保证色彩心理学 的普遍法则,又要保证儿童的特殊心理,除了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基本的色彩搭配规律以外,更要符合儿童心理在满足幼儿思维活跃、富于想象的要求的同时,注意幼儿对色彩的铭感性,避免出现过度刺激,通过色彩运用传达美的享受,充分发挥色彩在儿童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三) 趣味性原则
儿童的注意力相对成人容易涣散,同时又容被丰富的色彩变化吸引,因此,通过合理而富于趣味的建筑色彩设计,避免儿童心理发展的多变性和幼儿园单调色彩搭配的矛盾,有利于保持儿童对园区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幼儿园建筑色彩设计方法
色彩具有调节作用,在幼儿园建筑设计中,重点色一般是小面积的。立面上的小型构件、图案或小块色彩与大面积墙面的任何色彩差异都可以使其从墙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得到突出 的表现。
幼儿园建筑的形体造型由于受到实用、经济等多种条件的制约,往往难以实现人们的审美理想。色彩具有从多方面调节建筑效果的功能,用色彩对比的方法可以在平板单调的形体上创造出多多姿多彩的形状,使建筑造型丰富起来。在幼儿园建筑中,可以用色彩对比的方式对门窗洞的边框色彩加以粉饰,能突出建筑内轮廓的作用,可以使幼儿园建筑面清洗,给人以爽快,舒适的感觉。
冷色波长较短,会产生视觉上的后退感和收缩感。|“色彩具有强调作用。对特别的部位施加与其余部分不同的色彩,可以使该部分得到有力地的强调。”色彩的强调内容可以针对任何的建筑内容和建筑形式,一般用以强调重要的或美观的部位。如某一主要的功能部分或某一表现力的部分、图案等等。反之,则进行减弱。
比如说在幼儿园的外墙上那些画有的可爱的动物图案的色彩,他们和背景形成强烈的对比,主要画面表现突出,起到了强调作用。而背景则进行了减弱。
运用适合幼儿发展的色彩对其有促进作用
幼儿对鲜艳的颜色比较喜好,针对幼儿好动而且需要关怀的特点,我们应该多运用红、黄等让人产生温暖感觉的颜色,多用暖色,但也不要过度的使用,因为过度的使用让人产生腻烦的感觉,色彩具有潜在的导向作用。
幼儿园建筑中的色彩和谐与绘画中的色彩和谐原理上一样的,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性。建筑形象、室内陈设造型、空间环境、墙饰、色彩及户外绿化、活动区域、设施景点等要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
趣味性,了解幼儿的心理和审美特征,尊重幼儿的欣赏需求,主动寻求更加合适幼儿视觉感受的形象造型、色彩以及环境;
益智性,启发幼儿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幼儿展现自我的舞台;
艺术性,设计中考虑他的合理性、安全性等;
环保安全性,坚持功能第一,美观第二的原则;
创造性着重考虑幼儿的参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