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48961329
返回

普惠性幼儿园,激励之余也要有退出机制

(原标题:普惠性幼儿园,激励之余也要有退出机制) 

       中国公益研究院研究部、儿童福利研究中心、养老研究中心近日共同发布了《中国公益月度分析》,汇总了全国各省份对普惠性幼儿园的奖补政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包括陕西、青海、宁夏、贵州、新疆、内蒙古等西部省份在内的22个省份,在全省(市、区)或省(市、区)内部分地区出台了奖补政策,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 

       何谓“普惠性幼儿园”,对多数人群来说,这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因此适当地“科普”是必要的。“普惠性幼儿园”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达到教育部门规定的办园基本标准;二是面向社会大众招生;三是其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接受政府指导价。按照以上特点,普惠性幼儿园至少包括两种类型:集体或单位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 

      普惠性幼儿园这一概念的提出,有着特定的背景。在当下的学前教育领域,资源供给存在着一种结构性的矛盾,即弱势群体的孩子享受优质学前教育严重不足。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幼儿园多集中在乡镇和县城,导致很多农村孩子无园可上。而在城市,数量稀少的公办幼儿园门槛较高,流动儿童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孩子无法享受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要么选择去上条件较差的“黑园”,要么只能进收费高昂的民办幼儿园。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这一矛盾或更加突出,今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即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国家规划1亿左右人口进城落户,将带来资源结构性短缺,城市资源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按照制度设计者的初衷,针对现实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普惠性幼儿园可以是公办,也可以是民办,但其招生不设门槛,所提供的条件相对较好,而收取的费用则应该能为一般人群所接受。 在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布局中,普惠性幼儿园被赋予了重要地位。2017年5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 普惠性幼儿园地位重要,但就当前而言却存在着普惠性资源不足的客观困难。解决这一难题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支持具备条件的单位集体办园,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二是鼓励社会资本开办更多的普惠性幼儿园。 

      两个办法中,第二个的难度无疑要大一些,因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就必须保证相关领域具备足够的吸引力。靠什么吸引社会资本踊跃开办普惠性幼儿园?这就是政府出台奖补政策的初衷,相关政策的核心在于,被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后,将获得政策扶持、经费补贴以及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支持。而在实践之中,由于各地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据本次发布的《报告》披露,各地奖补的政策不尽相同,存在着区域的不平衡。 面对这一状况,专家呼吁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这一意见自然是正确的,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足够投入也是一种国际惯例。但在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的背景下,也需要关注另一个问题:以往只要政府在相关领域出台补贴政策,往往就会出现骗补的现象,严重者如农业补贴和新能源车补贴,对普惠性幼儿园给予补贴,是否能够完全避免? 要杜绝这一现象,公开和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另外也要建立退出机制。普惠性幼儿园既然有其特定的标准,被赋予了特殊的作用,就必须名实相符,这也是政府给予补贴的要义所在,一旦幼儿园达不到既定的标准,就应该退出普惠性幼儿园的行列。 激励措施不断,社会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的热情一定会高涨起来;同时不乏严格的退出机制,幼儿园的“普惠”性质也才能得到更好落实。 (原标题:普惠性幼儿园,激励之余也要有退出机制)

相关资讯

  • 孩子哭闹不想上幼儿园,怎么破? 行业新闻

    “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清晨,眼看就要迟到了,大人内心火急火燎的,但孩子依然躺在地上做抗争,甚至声嘶力竭地哭喊着不想上幼儿园,任凭家长连哄带骗的劝说也不听。面对此景,爸爸妈妈既心疼又无措!脾气急躁的家长可能动口动手了,脾气好的最后也没办法,只能硬抱着哭泣的孩子送去幼儿园。亲爱的家长,当孩子哭着说不想去幼儿园时,你会怎么办?是严厉告诉他“必须去”?或者心软停止送园?还是谆谆教诲,灌输一番“幼儿园

  • 红砖砌成的幼儿园里,可以有什么乐趣? 行业新闻

  • 如何充分利用好奇心培养孩子的注意 行业新闻